网络对联技巧理论3

  三。技巧的创作与诊断

  技巧之木人巷

  学习技巧,总是在问怎样的技巧才是最好的技巧,是不是凭借出句精彩就算是技巧高手,我的回答不是的。真正的技巧工夫在于对技巧的理解与其内涵的拓展。综合自己以前所写些技巧文章的理解,重新赋予技巧新名---木人巷。取意思于少林寺的闯关名词。可以说,能闯过技巧的木人巷,那么习技巧的联友可以步入高手之境界。闯关如下。

  (一)知识关。技巧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历史,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风俗,民情,医学,农事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使技巧在“奇”,“妙”,“趣”得到拓展。举列子。

  庾信登楼,此处望穿千里目

  曹操饮酒,孤家统领大江秋

  联为中秋有感历史。庾信曾写过《愁赋》,出使时曾被扣他国,故上联写其中秋只能登楼而望自己的家乡。下联指曹操横槊吟诗之典故。用两历史人物典故,并以一忧愁,一豪迈的对比,显示出中秋时个人的心态不同。这里需要的就是对历史人物的熟悉。

  (二)辨别关。如何去辨别一个技巧的好坏。余在此将技巧分为几等。名为技巧四块玉。

  技巧四块玉

  一。天然玉。无丝毫拼,凑,嵌,凿的硬伤痕迹。技巧一气呵成。如

  煮海只因张恨水

  活用沙门岛张生煮海的典故,巧嵌现代作家张恨水之名。

  二。雕琢玉。此为技巧与意境相融合的结晶,为技巧上乘之作。如

  典当西湖,游人欲把春光买[万人迷]出句

  出售东坡,诗客思将佳句收[轻寒]

  三。片玉。为有一定难度的好技巧,但片玉可谓一时绝句无绝对。只是时间问题。如

  出句: 身陷囹圄, 令吾难受(三少出)曾自认为立体技巧中绝句。

  对句: 言失訴訟, 斥公奈何 (東西游客)对句,还好。

  四。瑕玉。此为技巧中的智力游戏,多为诙谐打趣之句。如

  弥勒修成正果,哈佛毕业[我为捕虎者]出

  三丰练就真功,武汉成名[晓风拂梅]对

  至于碎玉不值得一提,多为语法或精确度的问题而使其技巧句失色。为废品。笑将技巧分等次。或对学习技巧的联友有些帮助。

  一个技巧的好坏也与其是否能作到技巧与意境相融合有很大的关系。此点理解为如何使直白的东西更偏向于意美的境界。此点可参考 联句创作杂谈六点 的文章。

  (三)创新关 。如何使得技巧生动传神,是学习技巧者费劲脑筋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尝试,写作,才是其逐渐认识技巧魅力的途径。而怎样才使得技巧出色,全看个人的参悟能力。举例子

  夫差在外,可怜居里夫人

  此技巧巧妙的中西人物合壁,而构成独特的诙谐语气,令人莞尔一笑。又如

  女娲炼石,只为苍天有眼

  一个苍天有眼,双关语。让女娲的故事传神。

  再有就是自己曾提出的立体技巧新概念,如

  两口子亲亲,回味无穷

  双人床谁谁,从容有限(陆君云对)

  余在创新上有一定见解,具体集子可参照 四分之一技巧集。

  (四)制造关。需要分清认识其构成特性,方式。此点的见解具体可参照《泥联制造:漫说技巧》一文。就不多复叙。

  (五)参透关。在尝试了无数的句子创作后,怎样更多的对技巧的内涵进行拓展。是一个技巧派高手所需要经历的过程。关于此点的论证可参照 《论技巧几何》一文。

  (六)集成关。有了前面的理解,集成可为其独特风格的体现。写些什么样的技巧已经成为联手自己的风格。如余近日所写的《中国象棋》。

  尾言:个人觉得把《痛苦中的小玩意》理解为更适合技巧的称呼。写联也好,参禅也好,其实无非都是在墨海里显精神,在思想中放光芒。前人有《巧对录》,今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语言对技巧的理解。慢慢磨吧。有兴趣交流的朋友请发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