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对联

  看到上面这个标题,一些读者也许会以为编书的人在小题大作:

  “对联”

  不就是“对子”么?谁不晓得?不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汉族人几乎没

  有未曾接触过对联的。就生活实用性、群众普及性而言,迄今也还没有哪种

  文学样式能与对联相提并论。但世上的事情往往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像谁都晓得“花”乃植物最艳丽迷人的部分却未必人人清楚“花”其实是

  “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一样,说对联是“对子”只是一种印象性的通

  俗称谓,而不是一种科学性的严格界定。事实上,真正明白“对联是什么”

  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谓予不信,请看一例:

  几年前编者在《古代汉语》课堂上讲解“诗律”一章中的“对仗”一节

  时曾告诉学生,欲掌握对仗技巧,可先从大家熟知的对联中获得感性认识。

  笔者向三个学生提问:“什么是对联?”下面是他们的回答:

  学生甲:就是字数相等的两句话。

  学生乙:就是过年时贴在门上的春联。

  学生丙:就是常说的对偶句。

  三种答案都道出了对联的局部特征,但作为对一种文体的定义,却无一

  正确。上、下联“字数相等”并构成“对偶”关系确是对联这种文体最基本

  的形式要求,但它们并非对联的“充分质”。春联是对联,却不能说对联就

  是春联。至于说对联只有两句话就更不对了——由两句话组成的对联比较常

  见,但由两个以上句子组成的对联亦不少有,如著名的云南昆明大观棱长联

  便由上、下联各 18 句组成,又怎能用“字数相等的两句话”来以偏概全呢?

  回答问题的都是大学文科学生,他们对对联的理解竟是如此的粗浅和片面,

  则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人们对“对联是什么”的“晓得”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了。

  当然,就掌握对联知识而言,对一般读者来说重要的不是清楚概念,而

  是感性地明白“什么是对联”和“如何做对联”。下面举六个例子,请读者

  判断哪些是对联,哪些不是对联。

  ①面向山区基层教育

  培养四化建设人材

  (某师范学校“教师节”门联)

  ②周八士闻香下马

  汉三杰知味停车

  (餐馆常用门联)

  ③两家企业,同类产品,一墙之隔

  两个领导,两种作风,一盛一衰

  (《经济日报》1995 年 9 月 1 日新闻标题)

  ④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某氏题北京潭柘寺弥勒佛联)

  ⑤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

  迅速开展全乡扫盲运动

  (某乡“扫盲动员大会”会场“联”)

  ⑥由他闹市千斛利

  守我寒窗一橱书

  (商芝自题书房联)

  结论:六例可分四种情况:

  完全不是对联:例③。

  基本不是对联:例⑤。

  勉强算作对联:例①

  完全意义上的对联:例②、例④、例⑥

  ①、③、⑤三例之所以不能称作完全意义上的对联,是因为它们或根本

  不具备、或只是部分地具备对联的特征。

  那么,对联的特征究竟有哪些呢?概括起来说,大致有以下六点:

  (1)由上联(出句)与下联(对句)两部分组成,上、下联字数必须完

  全相等。一般他讲,人们是不会在这一点上“犯糊涂”的。像上面所举的①、

  ③、⑤例作为真正的对联都不够“资格”,但单拿“字数相等”这一标准衡

  量却都合乎要求。

  (2)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必须做到词性相同或相近,亦即名词对

  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

  对副词……例如:

  看他红花迎日暖

  守我苍松耐岁寒

  (某老翁自题联)

  “看”与“守”为动词相对,

  “他”与“我”为代词相对,

  “红”与“苍”

  为形容词相对。余皆同。

  (3)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和停顿节奏必须一致。例如:

  和顺一门生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春联)

  从句法上看,上、下联均为“主+谓+宾”结构,从节奏上看,上、下

  联都是“2+2+l+2”,即

  和顺——一门——生——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4)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字的声调尽可能平仄相反(不必死守)。

  例如:

  门前学种先生树(注:“学”为古入声字)

  岭上长留处士坟(九江陶潜祠联)

  上联的声调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的声调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正好相反。

  (5)一般情况下均须遵守“上仄下平”的“落脚律”——即上联落脚字

  应是仄声,下联落脚字应是平声。例如:

  草舍茅棚出贤圣

  青松翠竹育英雄

  (雷树田题毛泽东故居“上屋场”联)

  “圣”为仄声,“雄”为平声。落脚为“上仄下平”。“上平下仄”“上

  下皆平”、“上下皆仄”者亦偶见其例,但在对联总数中所占比重是很低的。

  人们称“上仄下平”式落脚为“正格”,其他落脚型为“变格”。

  (6)上、下联在语气和意思上必须相互联系和照应,共同表达出一个完

  整的主题(“无情对”另当别论)。也就是说,一副对联无论长短,都应和

  一首诗、一篇文章一样具有明确的思想内容,否则就是拙劣的“凑对”。请

  看两副”片名”对:

  大独裁者原形毕露

  女理发师笑逐颜开

  他俩和她俩生死恋

  乌鸦与麻雀乳燕飞

  两副对联各由四部影片名组成。尽管均属游戏之作,但联缀水平却有明

  显的高下之别:前者的意思是完整的:正因为“大独裁者原形毕露”,才使

  得

  “女理发师笑逐颜开”。而后者的出,对句的意思却直是

  “风马牛不相及”,

  让人觉得莫明其妙。

  综合以上六大特征,我们可以给对联下这么一个定义:对联是由上下两

  部分字数、句数完全相等,词性相同或相近,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基本相反,

  内容相互关联的文字所组成的具有独立意义的文学样式。

  对联的别称很多,诸如“对子”、“楹联”、“联语”、“联对”、“楹

  帖”、“对句”等等。对联的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上联(或出句、对公、对

  首、阳扇等)、下联(或对句、对母、对尾、阴扇等)。对联的长短常用

  “言”

  来统计,“言”不是句数概念,而是字数概念,说一副对联为“×言联”是

  指其总字数的一半而论,亦即上联由多少字组成便算多少言(下联字数同)。

  对联以“副”计量而不用“篇”、“首”等诗、词计量单位。由两副以上内

  容密切相关的对联组成的一组对联称作“套联”——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称

  谓。

  对联的创作方式有五种:

  ①自出自对成联:即上、下联都由作者自己独立构思创作,结合而成一

  副完整的作品。绝大多数对联都是这样完成的。

  ②集句成联:即从前人的诗、词、文或其他类别的作品中择出现成的句

  子分别作为上、下联,合而组成意思完整的一副对联。如下二例:

  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句)

  与尔同消万古愁(李白《将进洒》诗句》)

  (题酒楼联)

  公生明,偏生暗(《苟子・不苟》文句)

  智乐水,仁乐山(《论语・雍也》文句)

  (郭沫若题赠侯外庐)

  ③二人或多人“口对”成联:即一方即景或即席口头

  “出句”

  (出上联),

  另一方口头“对句”(对下联),合成一副完整的作品。如《巧对录》中所

  载一例:

  一蒙师失馆,怅怅而行,适冲县官前导,被斥。某自陈教读糊口,官曰:“我有

  一联,如能对则不问。云:‘遍地是先生,足见斯文之盛。’”某对曰,“沿街寻弟

  子,方知吾道之穷。”

  本书第二编《巧对百例》中所列举的例子有相当一部分属于这种创作类

  型,但就应用面之广和创作数量之多而言,口头联远比不上自出自对的“书

  面联”。

  ④征答成联:即在报纸、电视或广播中刊登(播出)上联征求对答,读

  者(观众、听众)根据要求对出下联,结合而成一副完整的作品。“征答成

  联”是近代以后才出现的一种新的对联创作方法。例如 1945 年抗战胜利后,

  成都某报曾集三个国家名组成上联征答。联文是:中国捷克日本。刊出以后,

  应答如云,其中对得最好的一句下联是:南京重庆成都。

  ⑤“续字”成联:即在现成的一副对联后加续上恰当的字使之成为一副

  新联,如在

  “笔底文才少,胸中韬略无”这副对联的出、对句尾分别加

  “有”,

  “穷”二字,则此联将变成意思全新的另一副作品:“笔底文才少有,胸中

  韬略无穷。”

  贴挂对联时必须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左、

  右指对着张贴的门、

  壁而言)

  ;

  如果有“横披”(亦称“横额”),其内容亦须由右而左书写。在一般情况

  下,书写各类对联时均不必把句子点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