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得了“不满意就换综合征”吗

  让大家来为“不满意就换综合征”画个像:……

你也得了“不满意就换综合征”吗

  让大家来为“不满意就换综合征”画个像:

  1. 总是发现还有“更好”的,尽管不一定真的更好;

  2. 对新的人事物,有一种狂热的好奇心和占有欲,在不了解它的时候尤为如此;

  3. 比较事物和人时,哪怕做了很多理智分析,但做决定时还是情感色彩占上风;

  4. 占有之后,一开始觉得很好,但时间一长,就开始不满意;

  5. 换了“更好”的之后,一开始也觉得很好,但时间一长,又开始不满意;

  6. 常常为自己的始乱终弃而内疚,也常常为“选择错误”而后悔。

  哈哈,这个描述,会不会让你想起某个人?为什么一些人会得“不满意就换综合征”呢?

  选择多了,但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却没那么多了

  可以与“不满意就换综合征”一起谈的还有“选择障碍”,经常被鄙视的是后者,因为人们不能忍受不果断的人,不果断的人有时不但拖慢自己的生命节奏,还拉低别人的生命质量。但是,果断就一定好吗?也许,许多不假思索的“果断”背后,其实掩藏着一种焦虑——不能忍受不确定,不能“等等看”,认为假如不马上决定下来,日子就无法过下去。

  “不满意就换综合征”其实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其实是“选择障碍”的亲戚,流着一样的血,只不过行为表现截然相反: 后者什么都不选,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前者总是选了又选,也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

  为什么总是后来才发现,自己想要什么?

  同样是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的“选择障碍”和“不满意就换综合征”,有一项区别:前者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都想要,只是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最想要的,所以才不能放弃那些不太重要的,选择一个最想要的;后者只知道自己当下最想要什么,即使其余的也很重要,仍不惜代价放弃它们,等到后来,发现了另一个“最想要的”之后,便轻易否定自己的过去,后悔不已。其实,这两种的态度都是不对的,因为人的需要可以有很多种: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七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如食物、水、空气等;安全需求,如人身安全、生活安定等;社交需求,如对友谊及爱情等的需求;尊重需求,如对成就的个人感觉;自我实现需求,如发挥潜能,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了,才能对意识到自己有更高层次的需要,有句话叫“饱暖思淫欲”嘛!因此,有一部分“不满意就换综合征”之所以总换,是因为他们成长的速度很快,而他们所拥有的,已经跟不上他们的脚步;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人生只有追求意义,才会过得有意思,因此,人总是在追逐自己没有的东西,每时每刻的需求都不同。有一部分“不满意就换综合征”之所以总换,是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可以同时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 。当拥有一件东西的时候,他们想着的是这样东西的缺陷,为它的不完美而唉声叹气,所以当另一样东西出现了,它的长处正好弥补了手里这样东西的缺陷,于是他们就兴奋无比地丢下手已有的东西,奔着眼前闪闪发光的东西去了,可是拿到手,发现其实它也有缺陷,于是又开始对着新的东西唉声叹气,此时又多了一份后悔,后悔抛弃旧东西,可是丢了的已经找不回来了。

  p.s. 有一部分“选择障碍”之所以无法放弃其中的一个,也是因为看不穿这一点,他们不明白其实无论选了哪一样,都会有缺陷。“不满意就换综合征”是看不到两面都有缺陷,所以总认为有最好的,而“选择障碍”是看到了两面都有缺陷,但无法接受“不完美”这个词本身,所以干脆选不出结果。

  恋爱中的“不满意就换综合征”

  假如只是对身边无生命的物件患有“不满意就换综合征”,最多是让生活多一些波折,而假如是对身边的人患有“不满意就换综合征”,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在生活中,多的是对吃啥喝啥不拘小节,而对挑选伴侣太有要求的男男女女,也正是因为对爱情的追求高于对吃吃喝喝的追求(马斯洛说的),让我们对身边的男朋友女朋友,患上了“不满意就换综合征”。

  由于人比物件更复杂,人是会变的,所以情况也就更复杂了:

  □ 一方面,当然可能是我们产生了一种新的需要,而伴侣跟不上我们的脚步

  心理咨询师荣伟玲说:“在稳定的伴侣关系中,我们主要的需要已经被满足了,但我们肯定还有没有满足的需要,当它上升成为最主要的需求时,就会去发现能够满足这个需求的人,‘看到’更适合的伴侣。”也就是“更适合”的伴侣是被我们自己的需要发现的。

  而当“更适合的人”满足了我们的新需要,我们就会接着产生新的需要,就不再需要他了。然而我们还有新的需要产生,那么我们会继续发现更适合的伴侣吗?在很多时候,一个更适合的人,只是我们的错觉。”

  □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即使我们自己的需求并没有变,但原本能满足我们需求的伴侣,不再能继续满足我们,所以也让我们产生了不满足。

  一种是伴侣确实发生了改变:在伴侣关系建立之初,双方因为相爱,而彼此容纳,各自的个性都被接受。但随着两个人的关系融合,彼此的容纳变少,期待却变多,进入一个分歧和差异加大的时期,就会渐渐变得不符合对方的要求。

  另一种是我们想象中假设能够得到满足的需要,没有得到实现,产生了幻灭,所以感到不满足。热恋时很多人都有晕轮效应,觉得对方既然这么美好,就会对其有很多的期望,觉得各种需要一定可以被满足,但当交往逐渐深入,彼此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就会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

  □ 有两个时机,人们特别容易看到“更适合”的伴侣。

  一是纸婚前后。“两个人结婚时间不长,在以前没有共同生活的基础,双方处于幻灭期,差异开始显现,这时候的冲突往往显得不可调和,双方很可能会向外寻求理解和慰藉,很容易撤退。”另外一个阶段是40岁左右。“这时候人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有种对年龄的危机感,会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总结,发现还有很多未曾实现的愿望和没有尝试过的生活方式,就会比较不甘心,容易投奔新伴侣。”

  □ 当“更适合”的伴侣出现时,学着去认识自己

  心理治疗师姬雪松认为,一个更适合的伴侣的出现,无论你如何选择,无论你从中体验到什么,都可以将之视为一场自我认识运动。“我们是从他人的眼光中看到自己。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个人更适合我?吸引总是有原因的,有我们自己的潜意识在起作用。”

  一个例证是这样的:有一个女人,在她10年的婚姻生活中,长期保持着与另一个“更适合”她的男人的关系,但她始终不选择。后来通过精神分析的治疗发现,她恐惧存在于两个人之间的、特别亲密的连结。所以她总是需要遇到一个“更适合”的伴侣,“更适合”的伴侣是对她的恐惧的稀释,这样,亲密感就不会太浓了。

  这就是解读这个“更适合”的伴侣的意义。“它的意义就在于,改变不一定是所有事情的结局,认识也许就是终点。”姬雪松说,“尝试去解读这个‘更适合’的人对自己的意义,思考为什么我认为这个人是更适合我的伴侣,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包括我们的欲望、我们潜意识中未满足的需求,获得自我的成长,而这是更深刻的变化。”

  偶然地吸引和伴侣关系偶尔的更迭,是人生的常态,也是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任的表现。但如果在已有的伴侣关系之外总是能够看到“更适合的伴侣”,就可能带有自恋的特征:他/她把婚恋过度理想化,不断追求心目中完美的人。对伴侣关系不断更迭,还可能表明这个人不完全成熟,心智成熟的人会去找到足够好的伴侣,并从伴侣关系中获得满足,而不会经常地陷入不满足。

  □ 我们不必担心被抛弃的物件会有心理创伤,也不会有那么多负疚感。但选择一个“更适合”的伴侣后,还需对前任、对自己负责。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分析,第二任妻子通常会有一种负罪感,也不能完全相信自己能像第一任妻子那样完全得到丈夫。

  在《谁在我家》中,海灵格建议:“如果他们承认自己因第一任伴侣的损失而获益,承认如果不是前一任伴侣的放弃,自己就不能拥有新伴侣,上述情况就可以改变。尊敬系统中所有的人是系统达到平衡的决定性因素。

  这样,一个男人和他第二任妻子才可以亲密在一起,但是他们对第一任妻子仍然有某些道义和责任,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绝不会和第一任关系一样。如果一个女人得到她的丈夫时导致另一个女人有所损失——新伴侣中当事人如果能够明白他们欠了以前伴侣的情,成功的机会就大。他们接受自己体会到的罪恶感,并承认随着新关系建立所产生的罪恶与歉意,这样他们的关系就能更加深入和更加实际。管理资源吧阅读glzy8.com/z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