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赏析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夭地之间,其犹橐龠(3)乎!虚而不屈(4),动而愈出。多言数穷(5),不如守中(6)。

  【注释赏析】

  (1)天地不仁:仁,即儒家所谓的爱,这里是特指私爱、偏爱。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无所偏爱。老子认为天道是无为的,也就是顺任自然的,而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也都依照自然的法则运行着,并不存在任何驾凌于自然界之上的什么主宰。天地只是物理的、自然的存在,并不象有神沦者所想象的那样对某物有所偏爱、对另物又有所厌嫌。

  (2)刍狗:用草扎成的狗,供祭祀时用。人们把草做成刍狗时,并不对它有什么偏爱或重视;祭祀完了就扔掉它,也不是恨它或轻视它。天地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私爱,而任其自然生成或毁灭。下旬圣人不仁,也是指圣人对人民无所谓爱与不爱,而任其自作自息。

  (3)橐龠(tuo,yue):风箱。

  (4)屈:竭、尽。

  (5)多言数穷:帛书本作多闻数穷。数为速的假借字;穷与达是反义词,达意思是亨通,实现目的,例如达官贵人的达官就是通过读书走上仕途。相反,穷就是达不到目的,实现不了最初的愿望。这句的意思是统治者政令烦苛,只会加速败亡。这里的多言与二章的不言恰成对比。

  (6)守中:即守冲,保持虚静的意思。这是老子处无为之事思想的又一阐述。

  【译文】

  天地无所私爱,任凭万物自然生灭;圣人无所偏爱,听任百姓自然天地之间,不正象风箱一样吗?虽空虚却不会穷竭,越动,它的风量越大。议论太多,只会加速失败,不如保持内心的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