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先过群众关-晋城市探索农村党员发展新机制
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2461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83名,有一技之长的各类技术能手和乡土人才1936名,分别比3年前提高了******%、******%、******%。
?采访中,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过去发展的一些党员,群众认为不全是最优秀的;现在村民对党员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能入了党的人都不简单”。泽州县巴公镇党委书记郎仕华告诉记者:“现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多了,争先入党的气氛浓烈了。”
?“农村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细胞。随着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增强了,执政能力提高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必将得到巩固。”曾担任乡镇党委书记14年的泽州县副县长李正根对此认识深刻,他对记者说:群众推荐产生出来的党员和党员干部,和群众心连在一起,情牵在一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更加密切了。
?晋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冯建平介绍说,早在XX年底,市里就做出安排,要经过5年的努力,发展农村新党员8000名,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战斗力强的农村党员队伍,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和人才保证。本报记者 李志军 本报通讯员 程旭荣
?短评:基层民主的有益尝试
?与过去发展党员的做法相比,晋城的新机制具有实质性的变化,即党外民主的权重在增强。
?以前发展党员也征求群众意见,但多半是在确定预备党员环节。不过此时,党内即党支部已经议定,群众意见往往是反馈本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决不会因此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但晋城的做法则不然,要入党必须是优秀村民,而“优秀村民”必须是群众票决,列为培养对象后还要党外公示。这样,群众不认可、不同意,你就入不了党。
?有人说,入党是党的事,何必要群众说了算。此言差矣。我们党由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组成,某人先进与否、够格与否,支部有判断,群众则看得最清楚。如果一个群众不满意的人入了党,推而广之,相当一部分党员不为群众认可,那我们的党群关系就成问题了,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就需要考虑了。何况在农村,党员通常要承担公共事务,有的还要担任党支书、村委主任,是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而一个群众不认可、不满意的党员干部,怎能担当如此重任?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基层民主,事关重大。晋城的探索虽为实际工作,但应属基层民主领域,应当引起关注。
更多范文,敬请登陆范文大全网(******)!
……………………

精品模板

更多

浙ICP备2022030184号-1    Copyright © 2021 https://www.glzy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立即下载原创商用设计作品
QQ登陆 微信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