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乃伦理之母-布罗斯基演讲稿
能地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不适合
?自己的是什么。就人类学的观点而言,让我重申,一个人首先是美学人,然后才是
?伦理人。
?因此,艺术尤其文学并非我们人类发展的副产品,而恰恰相反。如果言论使我
?们区别于动物王国的其它成员,那么文学尤其诗作为言论的最高形式,明白地说,
?就是我们人类的目的。
?我远非提倡必修韵律作文的设想;尽管如此,将社会划分为知识分子和“所有
?其他人”,在我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就道德而言,这种情形可以比作将社会划分为
?穷人和富人;不过,如果对于社会不平等的存在,仍然可能找到一些纯粹体力或物
?质的基础,那么对于智力不平等而言,这些基础是不可思议的。并不像在其它方面
?,这方面的平等,已经由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保证。我不是在讲教育,而是讲言论修
?养。言论上最轻微的不精确,都可能引发错误选择,而侵入人的生活。文学的存在
?,预示着文学舞台之上的相关存在,不仅是在道德的意义上,而且是在词汇的意义
?上。 如果一段音乐仍然允许一个人有选择角色可能性,即选择担当被动的倾听者
?或主动的演奏者,文学作品——用孟泰尔的话说,无可救药地成为语义学的艺术品
?——注定使人只选择演奏者的角色。
?在我看来,一个人正是应该以演奏者的角色,比以其他角色出现得更经常。此
?外,在我看来,作为人口爆炸及其伴随的社会更加原子化(即个人更加孤立化)的
?结果,这个角色对一个人而言,变得越来越不可避免。我并不认为,我比自己的同
?龄人对生活了解得更多;不过在我看来,就对话者的能力而言,书比朋友或爱人更
?可靠。一部小说或一首诗并非自言自语,而是一个作者与一个读者之间的交谈,我
?再重复一遍,这是非常私人的交谈,把所有其他人都排除在外,如果你愿意的话,
?彼此都是厌世的。而且,在这交谈的时刻,作者与读者是平等的,而无论作者是否
?伟大。这种平等是意识上的平等,它以记忆的形式留存,模煳或清晰,伴随着一个
?人的余生;而且,或早或晚,当或不当,它调整一个人的行动。正是意识到这一点
?,我讲到演奏者的角色,对于一个人来说要自然的多,因为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是
?一个作者和一个读者彼此
……………………

精品模板

更多

浙ICP备2022030184号-1    Copyright © 2021 https://www.glzy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立即下载原创商用设计作品
QQ登陆 微信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