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女忧鲁 |
| 拼音 |
qī nǚ yōu lǔ |
| 简拼 |
qnyl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感情色彩 |
褒义词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 |
| 成语解释 |
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
| 成语出处 |
清·毛祥麟《墨余录·开捐例》:“行见贞下起元,物极必反,沙汰之政,当轴必已筹及,毋徒为漆女之忧鲁也。” |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爱国 |
|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鲁国内部斗争激烈,鲁穆公年老得子,立为太子,身边的权势纷纷垂涎鲁室,国事甚危。一大户人家漆室有一个少女倚柱长叹,希望忠臣们能好好辅佐王室,然事与愿违,她只能是自己忧国忧民罢了。 |
| 产生年代 |
近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