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姓对联及谭姓来源、谭姓宗祠联

  谭(tán)姓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得姓始祖:大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尧任命鲧治理水患,但没有成功。舜帝改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而获得成功。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把禹的后代封于谭国(今山东章丘)。谭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七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四。

  姓承大禹;

  望出弘农。

  ——全联典指谭姓的源流和郡望。

  济阳郡弘农郡诸支挺秀;

  善断堂双桂堂各族争芳。

  ——全联典指谭姓的郡望和堂号。

  昭宝七龄登第;

  世勋三策摅奇。

  ——上联典指古代“神童”谭昭宝事典。下联典指宋代郴州教授谭世勋(字彦成,长沙人)事典。

  终南山道士攀登仙界;

  栖隐洞真人出入金门。

  ——全联典指南唐国子司业、紫霄真人谭峭,泉州人。好仙术,居嵩山十余年,后登青城山,相传仙去。

  十策摅奇,教授宣猷边塞;

  九门骁勇,将军简朴土茅。

  ——上联典指北宋郴州教授、秘书省正字谭世勋。曾扈从皇帝到金兵帅帐,以十害说其金兵进军之弊、讲和之利。词意中激,金人耸听。著有《师陶集》等。下联典指明代燕山卫副千户谭渊,英武而有膂力,跟从燕王朱棣(成祖)起兵,夺九门,破雄县,立有战功。土茅,以茅草盖屋。指居住简朴。

  勋名炳炳,荣铭戊戌六君子;

  伟绩昭昭,雅列同光一哲人。

  ——上联典指清末维新派谭嗣同,曾设立算学会,结合维新志士讲求变法救亡之道。戊戌政变时为袁世凯出卖,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谭嗣全集》。下联典指清代洮州训导谭咏昭,武威人。制行坚洁,擅诗文,为同治、光绪年间“关陇文人第一”。有《看云书屋诗文集》。

  附:

  为人树起脊梁铁;

  把卷撑开眼海银。

  ——此联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自题联。

  颇有清香留画戟;

  翩然彩服效扁舟。

  ——此联为清光绪进士谭延闿自题联。

  吟看桂生溪月上;

  醉听鲲化海涛翻。

  ——此联为五代诗人谭用之《送友人归青社》诗句联。

  竹径支分班玉笋;

  江湾族聚跃金麟。

  ——佚名撰广东省英德市英城镇江湾村谭氏宗祠联。

  揽湖海英豪,力维时局;

  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华。

  ——此联为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1897年自撰联。

  祖宗来自江西,慕三闾风景、五指烟霞,钦仰大夫先屈子;

  嗣孙守成湖北,绵千秋俎豆、万古馨香,堪羡公爵迈邢侯。

  ——此联为湖北省秭归县乐平里谭氏宗祠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光阴冉冉,岁月攸攸,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深潭欲海,力如项羽,智若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为什么?请君息坐片时,试把寸心思前想后,得安闲处且安闲,留些奔波过明日;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道途茫茫,牵未住朱颜白发,带未走黄金碧玉,富似石崇,贵比杨素,绿珠红拂皆成梦,今何在?替我解下数文,沽酒半壶猜三通两,会畅饮时应畅饮,西出阳关无故人。

  ——佚名撰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城东西江北岸山谭公庙联,全文152字。庙祀元代宁海人谭处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七大弟子之(全真七子)。庙中有这副长柱联,内容颇有意思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