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组文)

  清 明

  万里晴空,百花争艳。噢!原来如此,又回到了悲伤。

  清明,是拜祭亡者的日子,当然也是对亡者的怀念,同样也有哀痛。

  (一)墓地

  一条并有三两个转弯的路,直通山腰间的墓地,一路上,凄凄惨惨切切冷冷阴阴。路旁或是三两成行或是集体为伴,或者从墓地回来,或者是慢步往上赶。人们手上有花的,空无一物的,不管怎样,人们的目的都是完全一致,并且很有同感。

  三月天,就是有生机,看路旁那些棵不为名知的树,抽心的绿,看了也感到心颤,不知道是在挑衅新生命,还是对我们来拜祭亡者的同情,或者是对亡灵的痛楚悼念。

  每个人都不想对亡者过分怀念,因为伤感更会倍加,更何况是最亲近,最爱惜的人,如果亡者有应,看见你我如此悲哀,不知道他的伤和痛又有多少份?

  人,一生终归于沉寂。

  人死了,他活在活着的人的怀念中;人活着,他活在死去的人的心灵中。

清明(组文)

  

  (二)墓碑

  山,本能是造林的,但现在树立着墓碑。

  除了,站在这条八尺三寸宽的路,其四周都被墓碑所围,分明不清碑和树,因为有的基碑高于树,有的则相反。这使视觉有变化错位,探望或红或白或黑或绿。

  身在墓地中,对着无数墓碑,更加的凄楚,拜祭者更是深刻伤心动天,亡者的亲人,颤摸着亡者墓碑上的照片,双唇抽搐,内心深处中的滋味,只有亡者最心应。

  在拜祭中有老人来哀悼老人,有丈夫看望妻子或者妻子来回忆丈夫,若是双亲健来拜念孩子,伤痛惊震六月飞雪。

  人,终归于泥土,归顺于自然,只不过有个先后顺序罢了。

  (三)碑文

  墓碑是精细雕塑的。

  工匠师会有计巧的把一些文字,刻在墓碑上。当然,这些文字是亡者的亲人所思,把亡者生前的英名流传百世,是亲人对亡者最好也是最后的归宿,是工匠师对亡者最耐心最愿意的贡献。

  此地、此墓、此文,亡者的终极归属。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逝者如斯。

  春风随和,亡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