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语言

  世间就是这样子,执着我们这个色身,你想想看!所以我们为什么会痛苦?我们明明知道这个身体,有一天一定会死、会烂坏,在佛教来说,这是无我,这不是真正的我,对不对?所以老子讲:吾有大患,为吾有……

智慧的语言

  世间就是这样子,执着我们这个色身,你想想看!所以我们为什么会痛苦?我们明明知道这个身体,有一天一定会死、会烂坏,在佛教来说,这是无我,这不是真正的我,对不对?所以老子讲: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八大人觉经》说:四大苦空,五蕴无我。这个色身是痛苦的东西,我们却在这个色身大做文章。所以在《阿含》里面,佛陀讲了一句非常了不起的话,佛陀说:弟子们!只要你这一颗执着的心、错觉的心、颠倒的心没有修正,你的问题永远存在。再说一遍,释迦牟尼佛说:只要我们这一颗执着的心没有处理掉,只要我们这一颗分别的心没有处理掉,颠倒的心没有处理掉,世间的问题永远存在,我们的问题永远存在。对不对?这一则广告,永远是真实的!

  所以说这个世间人,与其说他在追求快乐,不如说他在追求痛苦。比如说我现在问你们:不会死的人请举手,没有人敢举手,你一定会死啊,对不对?一般人心里都这样想,家里若是多了一个新生儿,世间人就会做周岁、庆生,我告诉你,以开悟的圣者来说,家里若是多生一个,就会多一个死人,真的啊!难道不是这样吗?真的啊!所以增加,他也不会高兴,没有,也不会伤心,因为他了解一切法皆无常,他了解都是这样子。学佛的人就会觉悟,吃得愈多就拉得愈多,所以若是有东西吃,他不会贪着。世间人会说:这个包子给你吃,这个给你吃,那个给你吃。开悟的人不会这样讲的,开悟的人看到究竟,他会说:这个给你拉、那个给你拉,剩下那两个给我拉。因为东西吃进去,一定会拉出来的啊,吃得愈多就拉得愈多。所以这样就能开悟,观身不净,所以说,能够吃得饱就行了,不须要这么贪,恰到好处就行了,那么他的欲望,就会慢慢慢慢的放下,他有智慧啊,他看得开啊,对不对?所以我们若是真正要追求快乐,我们就要遵照佛陀的教化,遵照佛陀的启示。

  再来,这个世间不是苦就是乐,可是世间人看到痛苦,就拼命的想逃避,看到快乐就拼命的执着。佛陀告诉我们:弟子们!逃离困境就是远离菩提。逃避现实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远离菩提。我们要如何才能完成菩提之道?必须面对困境,一切苦与乐,都能够观照、解脱。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当我们面对困境的时候,应当很自然地,生起一颗欢喜的心,我们应当了解,困境是生命的一部分,没有逆境、没有困难,是不能成佛的。再讲一遍,世尊告诉我们:人应该要面对现实的困境,每个人遇到困境的时候,要自然产生一颗欢喜的念头,了解这个困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他一定要面对逆境、困境,没有困境、没有逆境,绝对不能成佛,要记得!所以逆境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对逆境要产生欢喜心。有的人家里很穷,小孩子不懂事,他父母亲袜子买不起,只能穿着鞋子,于是就责怪父母亲:我为什么会出生在这么贫穷的家庭,连袜子都买不起!这就是世间人,所以这小孩子就闷闷不乐。但是有智慧的人,他就不会这样想了,当你没有袜子穿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人根本就连两脚都没有。

  在世间不能一直站在“我”这个角度来认定:世间上我是最痛苦的;世间上我最委屈;世间上我逆境最多;世间上都没有人了解我。所以整天就很郁闷,他不但身体生病,心也不健康,活得非常痛苦!有一次,我到一个地方开示,让听众提问题,有个人写了一个问题来,说他母亲中风,以前是在菜市场卖菜,现在因为中风,情绪控制不住,身体半边都瘫痪了,打针、吃药还是不能痊愈,整天就是牢骚、报怨,过着很痛苦的日子。我就告诉他:今天我们若是有这种情形,我们要做这样的观想:从前卖菜,在菜市场卖菜很辛苦,现在中风了,就利用中风的时间静养,来自我放假,虽然身体半边瘫痪了,不过另一边的手脚还能动,慢慢治疗,有时候还是会有希望的,要知道有些人,根本连手脚都残废了,象电视上报道的联考消息,有个考生趴着参加大专联考,他的双腿完全不能行动。

  若是圣人就不一样了,比如《法华经》说到,提婆达多五百世以来,都跟释迦牟尼佛作对,总是跟佛作对,释迦牟尼佛若是要修行,他就要害佛,释迦牟尼佛不但不恨他,反而感恩他。所以我们现在要注意我们的念头,释迦牟尼佛叫我们要有感恩的心,怎么感恩呢?释迦牟尼佛叫我们要观照,当众生对不起我们的时候,恨我们的时候,或者是伤害我们的时候,佛陀告诉我们,这样观照:众生造种种的恶业,来成就我的菩提之道,我不应该恨他,我应该感恩他。再讲一遍,若是有人对不起我们;若是有人伤害我们;若是有人要陷害我们,要置我们于死地,包括口诛笔伐,要置我们于死地,都要感恩他,我们就想:他造无量无边的恶业,要来成就我的道业,我要感谢他。

  大乘佛法就是转念头,知道吗?要会转这个念头,所以我们若是不会转念头,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人转了。譬如说,不晓得是外道还是什么人,总是是随便的放风声说:听说慧律法师的房间装潢用了一千万。我的房间装潢用一千万?我听了就很想笑,也不想解释,只是一笑置之。我就想:一千万?岂不是整面墙壁都贴黄金,不然要如何装潢一千万?吓死人了!我都不做解释。这个不晓得是外道还是什么人,就是一直放风声,直到有一次,有个信徒来师父的客厅,她说:师父、师父!很奇怪,人家怎么会说你的房间装潢一千万?我说:怎么回事?是谁说的?她说:很多人都这样讲,谣传得很厉害!我说:你是女众不方便,不然你再去找一个信徒来。她就真的去找一个信徒来了,我说:你们两个一起进来,我带你们去看我的房间。我就带她们去看,参观一下,参观后她说:哦!造谣的这个人真可恶!哪有什么装潢,全是大藏经啊!我说:对啦!要是论智慧,是不只一千万啦,全是智慧嘛,全是大藏经,这就不只一千万了,看是站在什么角度了。还有一次,所以说世间人就是这样子,有一次有个信徒打电话来,打电话来就开始哭了。我说:你在哭什么?他说:听说慧律法师现在在急救,已经装上呼吸器,准备要助念了。竟然谣传我需要助念了!我说:你才需要助念,我几时需要助念?我人不是好端端的吗?他说:奇怪!台北怎么会放出风声,说你现在要助念,快死了?我说:你才快死了啦,不是我,我几时快死了?他说:大家都这样传啊!所以这个世间就是很奇怪,没办法!

  所以说,众生是很可怕的,寄钱会少,寄话会多,都会变质。所以佛陀说——很重要,这一句话你要背下来——佛陀说:当我们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我们最好采取尊重的态度,否则会更显我们的无知。

  再来,我们人很少去了解世间的真相,这张嘴巴就开始批评了,大部分都是这样子,都是只看到表面而已。做人,不论你怎么做,别人都有话讲,你相不相信?人无法做到圆满。所以释迦牟尼佛他就这样说:你话讲得多,人家也是要批评你;你话讲得少,人家也是要批评你;你若是静静的,沉默不语,人家就说:你是哑巴吗?别人还是会批评,世间没有一个不受批评的人。因此我们不必去改变众生的观念,我们只要调整我们自己就行了。心见一切相,都了解众生心不清净,所以他会造口业,变本加厉地造口业,这是常态,这是众生相。若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就会保持如如不动,不会这么轻易的就被转了。什么叫做凡夫?什么叫做众生?就是还没有了解真相,撷取别人的几句话,执以为实,就加以评论。孔老夫子讲,未见而言,谓之瞽。事情还没有看清楚,就胡乱批评,这就象一个眼睛失明的人,这个 “瞽”就是这样子。

  释迦牟尼佛有个比喻,就象一条疯狗,愚痴的狗,我们手里拿着一样东西,这只狗看到了,我们把东西丢出去,丢远一点,这只狗就汪汪大叫,跑过去就要咬来吃了,结果咬到的是什么?石头啊,它还没有分辨,这是不是能吃的东西,马上就跑去咬了,愚痴的众生就是这样子,别人随便放一点风声,你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对或错,就开始起烦恼了,开始对师父没有信心了。就开始攻击了,不然就是别人随便放一点风声,因此就对你的好朋友,或是对你先生没有信心了。

  有时候我们会被一句话害死,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智慧,不会冷静地想:这件事我要冷静一下,我再查清楚一点,我彻彻底底的了解一下,我再来生气也不迟。我说:人家在扶鸾,也要等个十五分钟才会动。而我们一个学佛的人,几分钟就被气得直跳脚,比扶鸾更快!因此要有智慧,冷静,碰到诽谤,这是世间的常态;世间人,大家的自尊心都很强,大家都想显示自己的存在性,所以我就诽谤你,你就诽谤我,只有大彻大悟的人,一切诽谤完全消失,没有作用。没有开悟的人,就象一面硬梆梆的墙壁,石头丢到墙上,它就反弹回来,你要让他死,他就要让你死,这就是世间人。大彻大悟的人象什么呢?就象虚空,你拿石头丢上虚空,它都不会抵抗你,你也伤害不了它,心如虚空。就象释迦牟尼佛,经典上写的,有个假扮怀孕的女人,就来精舍找世尊,说:世尊!这是你的孩子。说释迦牟尼佛跟她有染,世尊听了只是笑一笑,默然不语,也不加解释,他没有伤害众生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家很快就知道了,这是外道设计要害佛的。所以说一个圣人、开悟的人,他的心如虚空,任何事情到他身上,就是完全没有事情。

  什么叫做圣人?圣人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什么叫做圣人?圣人就是将混乱、复杂的东西,他都化成很简单的解脱,空,放下、放下,空性,一切都是缘起、空性,都放下,一切都是无常不可得,无心、无所着、无相,他能够用一个简单的观念,他就除掉了。凡夫就没办法,凡夫是将单纯的事情,变成很复杂,烦恼啊,这张嘴就开始批评了,所以叫做凡夫。凡夫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你不能说他不对,你要是说他不对,他就反抗得愈厉害。所以说,众生就是活在无明当中,所以只顾自尊,他不知道这是无我的,所以他就爱面子,他不知道这是假相。

  美,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美只是一层皮,我们若是拿一把刀,从身体中间划开,把它解剖开来,整个腹中,大小肠子、五脏六腑,血、大便、小便,全是不清净的东西,佛陀告诉我们:我们要有智慧,我们要冷静。所以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就是生老病死。

  所以释迦牟尼佛教我们,要如何才能开悟?有几个重点,我们要记住。第一个,要观无常,我们若是想解脱,第一个要观无常,什么是无常?譬如这个花会枯萎吗?会啊!就算是塑胶花也会坏啊,更别说是鲜花了,对不对?一百年之后,塑胶花也是会毁坏,观这个世间的一切相,都是假相,都是因缘生、因缘灭。观这个身体也是无常,我常常把我的年龄乘以二,譬如说我四十四,虚岁,乘以二就八十八,四十四再乘以三,心算得到一百三十二,可能没办法活那么久啦,骨头可以当鼓棒了,墓木已拱了,对不对?所以无常,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观照无常,不要被假相所转了。我们经常说错了:我要去赚钱。你凭什么去赚钱呢?说话总是颠倒,我们凭什么去赚钱呢?钱赚走了你的生命,赚走了我们的青春,赚走了我们的一切,钱赚走了我们的时间,是钱在赚我们,不是你在赚钱,你凭什么赚钱?是我们被钱赚了,钱将我们的时间绑住了,没办法啊!想要钱就要上班,要生活啊!对不对?钱在赚我们,钱把我们的时间、青春、生命、健康全部赚走了,我们反过来被钱赚了。

  无常,时时刻刻都要想:没有一样是我们的,世间没有一样是我们的,包括我们这个身体,包括最恩爱的夫妻,有一天一定要离开,那么对目前我们所发生的事情,我们要冷静,任何的事情,迟早都会发生,生老死别,永远都会发生,只是时间的早跟晚而已。一百年之后,你跟我都不在这个世间了,已经死亡了,一百年后,或许你们还活着,我是一定不在了,你们或许还活着,老的变妖精了。我们若是时时刻刻,把无常放在头上,这样事情就好办了,你对任何事情就不会痛苦了,对不对?

  譬如说有的人,报纸上报道的,有个男的一厢情愿的爱上一个女人,男的说:我要自杀!他那个女朋友说:好啊!你***啊!他就跑到十几层楼楼顶,竟然真的跳下来了,真的死了!他就是不了解感情是无常的,若是了解无常:你既然嫁了人就罢了,无所谓,因为我还没有发现你的缺点,幸好没有娶你。你要这样想:幸好没有娶你,不然我会气死!娶到了也不一定好,离开也不一定不好。要这样想:得到的东西,并不一定很好,失去的东西,并不一定不好,就算得到了也会失去,因为无常嘛!时时刻刻观照,你很富有,你也不用很高兴;你很穷,你也不用很悲伤;你当皇帝、当总统,你也不必感到很威风凛凛;我们今天很没有地位,你也不必有自卑感,只要我们肯听经闻法、肯觉悟,开发我们内心的智慧,我们就是世间最富有的人。人家问:师父!隔壁那个人有几千万的财产,很有钱!我说:你说他很有钱,那他还有没有缺什么?他说:有啊!还是常常缺这个、缺那个。我说:那他比我穷,我什么都不缺。我知足啊,我什么都不缺,我样样都不缺。有的信徒说:师父!你有没有缺什么?我要出国,看你缺什么,我帮你买回来。我说:我不缺什么,我什么都有了,在台湾衣食住行很丰足,我不缺什么。信徒还是很热心:不然我买日本的水蜜桃回来。我说:这样不好啦,水蜜桃会坏,比较容易腐烂,我说:不然你折合现金给我啦!这样不是比较直接吗?并不是我爱钱,是你坚持要买东西给我,我也说我不缺什么了,对不对?水蜜桃再好吃,你吃了还是得拉啊,吃了水蜜桃,就不用拉吗?果真只吃不拉,那就得烦恼了!无常嘛,有入有出嘛!我们的心若是了解这样子,了解缘起就是性空,无常就是空性、不可得,到了有一天,也是会坏、会烂、会死,这个时候虽然是拥有,不过只是暂时的,那么我们的心中就不会痛苦,我们若是失去了,那么我们也不会痛苦。

  有一天,有一间医院的副院长,很希望升上院长,结果他没有升上去,心里很难受,他就来找我,他说:师父!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本来是预定我接院长,结果没有升上去,别人靠着搞关系,走后门升上去了。我说:没关系啦!该来的跑不掉,不该来的,得到的是一种灾难。他说:是这样子啊?我说:放下!你现在当到副院长,职位也算很高了,专门为人开刀,你也不用让人家开刀,专门为人开刀,职位算是很高了,我告诉他应该知足了。话讲完还不到两个月,他就赶紧来感谢我了,因为那间医院出了事,我说:幸好你没有当院长。他说:师父讲的确实没有错!

  你记住师父的话,这句话不是佛陀讲的,这句话是我讲的:得到你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会是一种灾难。所以说,这个世间就是这样,若是该我们得到的,就跑不掉,若是不该我们得的,你也求不到,所以一切都随缘。

  再来,要观死,我们对这个死,时时刻刻都要放在头上,放在脑海里。有些人怕看到死人,他没有想过我们也会死。这个世间人很奇怪,譬如说,学校里有一次,带了一群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因为学生从来没看过人的骷髅,结果进去一看到人的骷髅,那些孩子竟然被吓哭了,很害怕。其实那个就是人的真相,我们人死后,就是只剩骨头,如果是骷髅跟我们一起睡,我们会很害怕,但是如果是一个美女来跟我们一起睡,我们就会很高兴。你会说:女人漂亮啊!你就不觉得害怕,事实上,有一天她死了之后,她也会变成骨头,会坏、会烂啊!

  所以说,只有释迦牟尼佛见到世间的真相,只有释迦牟尼佛讲真话,世间人都是说虚伪的话:祝你长命百岁啰,寿比南山啰、福如东海啰,总是说这一些,对不对?世间人甚至到死了,都还是很执着,如果是请道士来办,道士把铁钉撒出去时,他就会这样喊:祝你代代发旺财。连人死后办丧事,都还是执着这种东西,听到发财人们就答:有哦!有哦!道士随便乱念,你也不晓得。有一次有个道士,因为丧家红包给的太少,听到说只打算包多少红包给他,这个道士就很不高兴了,于是就趁着把铁钉撒出去的时候:祝你代代发旺财,底下还加一声:哼!臭骂了几句,那一句比较小声,底下的人也没听到,底下的人还是照喊:有哦!有哦!人家在臭骂他了,他还是喊:有!有!人就是不了解生死的可怕、轮回的可怕,所以在假相中拼命的打转,一直到死不能解脱。

  车子迎面而来,猛力一撞,当场就死亡了,口袋里的钱就不是他的了,所以放在口袋里的钱,还不一定是我们的哦,真的哦!对不对?当然我不能讲,万一你出门发生意外……那我会被打死,我不能这样讲。

  我有一次,因为我还年轻,讲话比较单纯,我说:我们在这里听经,身上都有带钱,待会出去要是被车撞死了,这些钱也不是我们的了。台下的人就骂我了:真是触霉头!所以我现在不敢讲了,来这里听经的人都不会死啦,这样讲算好话了吧?这样你们听了就很爽快,其实你们也知道这句话很虚伪,哪有人不会死的?又不是打算当妖精。我们要想:世间不可得。所以我告诉你们:什么样的钱才是我们的?真正属于我们的钱,就是从我们的手中布施出去,做功德,我们亲手拿出去做功德,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钱。有钱人如果不懂佛法,他会想:我留下财产,我儿子会帮我做功德。我告诉你,这可不一定,也许你儿子请道士来吵死你也说不定。难道不曾听过:道士比不过和尚,搞不好还用牲礼祭拜你,这也说不定。生前不会布施做功德,死后才想子孙替你做功德,这不是聪明人。要观世间不可得,你拥有的金钱、名利,一切,都会消失。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世间的东西,你所拥有的,都会随着无常而消失。不管我们拥有什么,企业做得多大,地位有多高,都会随着时间而消失,所以修行是当急之务,我们若是不修行,就会继续六道轮回。今天不管你生活多富裕,总是无常,所以要观这个世间不可得,虽然我们看似有所得,但这不过是暂时的而已,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那都是暂时性的而已。包括我们睡觉的那张床,我们若是早上断了气,下午就别人被扛到大厅了,连那张床人家都不让我们躺了,真的喔!平时喊***妈、爸爸,叫得很亲切,一断气之后,就马上把你扛出来大厅了,没有办法的。人实在是很没有价值,生前还多少念一点人情世故,死后是人亡人情亡,所以要观这个世间不可得,然后对你眼前得到的东西,你也不会很执着,失去了的东西,你也不会很痛苦,你能够活得很解脱。一切名、利,包括感情,今天不管你拥有很多、很少,都不受影响。所以一个开悟的人,身上没有钱,他也是这样子的欢喜心;身上有一亿,他也是欢喜心;身上有一百亿,他也是欢喜心;就算他穷得一毛钱都没有,他也是欢喜心,为什么?开悟的人,看一元跟一百亿都一样,他没有那种观念,一跟一百亿都一样,因为都是空性的东西,都是无常的东西,都是不可得的东西。

  所以说,我们要观世间不可得,我们仔细地观察,世间哪个人往生之后,能把钱带走的?带不走!所以我们要了解,观这个世间不可得,我们要如何才能解脱呢?要观无我。我们每天,时时刻刻都在说这个我,你冷静的想想看,你,你是谁?我现在问你们:你是谁?你是什么人?你能讲出你是谁吗?你讲不出来啊,你冷静的想想看,我们的色身,这不过是个四大假和的而已啊,地、水、火、风,地就是固体的,譬如说我们的骨骼;水,譬如说我们的尿液、唾液、口水、血液;火,譬如说我们的温度;风,譬如说我们的呼吸,我们这个色身,除了这四大以外,那有真正的我?既然没有我,我们今天在执着什么东西?对不对?

  再来,观我们这个色身不清净,所以说,我们就不会为了这个色身整天忙碌,整天忙得昏头转向。我们到日本去看,日本的女孩子,一个月都赚十几万,日币啦,不过还是不够花。日本人很奇怪、很虚荣,她们拿的那个皮包,都要拿名牌的,衣服也都是穿名牌的,身上宁愿没有钱,但是一定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去日本看,很少有日本人不打扮的,就算他再穷,他还是要打扮。我们台湾也是一样,你再看台湾人,有一次我们去欧洲,导游带我们那一团去买化妆品,为我们介绍化妆品。一走进化妆品店,里面的种类真是多到吓死人,我才体会到女人的业障真的很重,化妆品的种类多得吓人,五颜六色的口红,牌子有死猪的(CD),还有死狗的,什么种类都有,多到让你眼花缭乱!我进去里面就开始念佛,在那里等他们买东西,南无阿弥陀佛……不然也不晓得要做什么,我也不可能买那个,我也没有化妆。我们若是能够观一切世间无我,知道化妆只是一种礼貌,今天我们就不会花许多时间,在这个假的色身上面,不会的,我们一定会利用时间来用功修行。

  所以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出家的好处、出家的坏处,第一、出家的好处,第二、出家的坏处,第三、在家的好处,第四、在家的坏处,然后就开始思量了,我当时要走这条路的时候,我就想:我若是在家,在家的好处,结了婚,最大的好处,就是生个孩子,回家有人喊你:爸爸!就是这样,然后你就回一句:心肝宝贝!偶尔看一看还想:幸好儿子长得象我。否则就让人很怀疑了。或是抱着孩子逗他玩,然后换儿子帮我挠痒,我帮他挠痒,最快乐的事情,大概差不多是这样了。若是想听他喊一声爸爸,那要赚很多钱,忙得昏头转向,上班工作,从早忙到晚才能回家,娶到好老婆还算很安慰,要是娶到恶妻,看你如何是好?对不对?在家的好处,就差不多是当父亲,做事业赚钱。若是要论在家的坏处,现在是讲我啦,不是讲你们,那可就多了,我常看到左邻右舍那些夫妻,老是吵得不可开交,常常听到邻居吵架时,总会说一句话,那句话我已经听了二、三十年了:我要不是为了这三个孩子,我早就跟你离婚了!这句话我听了二十几年了,到现在还不是没离婚,已经听了二、三十年了,整天就是听到震耳欲聋的锅铲声,一吵架就老是讲这句话。所以说,快乐、追求,我都想过了,若是出家,很快乐、自在,没有人管,对不对?半夜不会有人要你起来泡牛奶喂小孩、换尿布等等,就是自己一个人,对不对?若是修行,我们出家想了生死,就比较容易,没有人会干扰你。

  所以说,电视上辩论的人说:成佛并不一定要出家。没有错!但是问题呢,有几个维摩诘居士啊?有几个人,有维摩诘居士那种功夫?对不对?释迦牟尼佛的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个阿罗汉,个个都是出家人,证阿罗汉果的,个个都是出家人,有修有证的,都是出家人,修行是很专业的事情,所以不能找一、两个例外来为难。若是论到究竟,当然没有话说啦,佛性人人平等,但是在尚未成佛以前,出家总是比较没有挂碍,在家的障碍一定比较多,这是难免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可以执理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