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雏鸡高效饲养技术

  一、育雏前的准备:……

肉雏鸡高效饲养技术

  一、育雏前的准备:

  1、清舍:要在上批鸡出栏之后立即清除舍内的粪便,清扫房屋及冲洗等工作。

  2、把室内的湿度用最短的时间风干。

  3、消毒:要把养殖用的东西全部拿到舍外,放入消毒池内可用高锰酸钾、碘制剂等浸泡24小时―48小时,或用3%的火碱消毒等。

  4、在进雏前要进行试温,舍内温度达到35℃为宜。

  二、鸡雏质量的标准选择:

  选择初生雏主要有以下五条标准,如符合下列标准饲养户可进雏:

  1、首先要选孵化管理技术好,种蛋来源稳定(质量好)的孵化场。

  2、腹部收缩良好,不是大肚子鸡,体重大小均匀,绒毛长度适中有光泽度。

  3、泄殖腔附近干净,没有黄白色的稀便附着。

  4、脐带吸收良好,没有血痕存在,腿,爪,眼,嘴等部位不是畸形。

  5、握在手中感觉雏体温热,饱满,紧凑,有弹性,挣扎有力,鸣声强而清脆。

  三、科学的饮水管理:

  及时开饮: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饮,由于运输时间长短和温度等原因,对雏鸡能否及时开饮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及要点如下:

  1、雏鸡运到养殖场后立即让其自由饮水,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及营养类药物。4小时后再开食。

  2、用清洁、新鲜的温开水供给鸡饮用,水温控制在25℃左右。饮水器一天冲洗消毒一次。

  3、5日龄内供给温开水,之后饮凉水。

  四、科学的饲喂管理:

  雏鸡能饮到充足的水之后,一般在4小时开食,能及时吃上料,对生命非常重要,应引起饲养户高度重视。开食应采取多种措施:

  1、小料桶给料,分布均匀,让雏鸡能就近吃料。

  2、往垫纸上洒料。

  3、前七天雏鸡自由采食,做到少给勤给,一般每日8 ― 10次。

  五、适宜的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度不适是造成许多疾病和事故的根本原因,特别是第一周龄的鸡,对温度的变化反应相当明显。最佳适宜温度,雏鸡在网床上分布均匀,呈“满天星”,鸡群中有5―10%的雏鸡张嘴呼吸,并不呼吸急促,证明温度适宜。

  温度过高:雏鸡伸颈张嘴呼吸,出现热性喘气,初期惊叫不安,接着精神懒散,食欲下降,饮水量增大,腹泻,两翅下垂。

  温度过低:雏鸡聚集成堆,不思饮食,行动迟缓,颈羽收缩直立,夜间睡眠不安,相互挤压,时间稍长会造成大批压死现象。

  六、适宜的湿度:

  育雏前7天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以后每周降5%,4周以后舍内湿度保持45%。

  七、通风管理:

  进雏4小时后,舍内应适当通风,采用天窗和通风道进行通风,基本原则是:舍内空气新鲜,不缺氧,无氨气味,保证育雏的正常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