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野鸭的出产管理

  1。育雏条件……

育雏野鸭的出产管理

  1。育雏条件

  ⑴温度和湿度。雏野鸭所需要的温度,随日龄的增长而降落,一般节制在以下领域内:

  1—5日龄,27—28℃;

  6—10日龄,25—26℃;

  11—15日龄,22—23℃;

  16—21日龄及以上,18—21℃。

  相对湿度:60%—70%。

  温度合适时,雏野鸭表现活跃,食欲好,羽毛光滑整齐,不拥挤扎堆,不尖叫。依据不同日龄做好保温工作,有利于雏野鸭的健康,进步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

  刚出壳不久的雏野鸭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既怕冷、怕热,又怕潮湿。若育雏舍地面冷湿,则雏野鸭常挤压在一起取暖避湿,易造成压死、闷死事故。这需引起留意。

  ⑵光照与密度。光照充足可进步雏野鸭的生活气,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促进发育,还能维持舍内干燥暖和。育雏期内可采用24小时间照。

  饲养密度为:1周龄,地面平养30—40只/平方米,网箱饲养50只/平方米;2周龄,地面平养25只/平方米,网箱饲养40只/平方米。

  ⑶通风。育雏舍内要维持空气新鲜、无异臭、无刺眼氨气。因为雏野鸭粪便湿,很易发生臭气、氨气和硫化氢气体,要常常进行开窗天然通风或抽风机排气,一般2天清粪便1次。

  2。开食、饮水和喂料

  雏野鸭出壳后12—24小时便能够饮水开食。1—3日用诺氟沙星混水,浓度为每千克水20—40毫克。假如喂配合饲料,料中已有抗生素,就不加相同抗生素。开食时供应雏野鸭饲料,放开供应,但每次供料,以少量勤添为宜。开端时,饲料可放在垫有塑料薄膜的圆竹筛上饲喂,或饲料袋上饲喂;3日龄后改用长×宽 ×高=60厘米×5厘米×4厘米的食槽,饲料仍敞开式供应,少喂勤添,维持槽中有料;10日龄后,每隔3小时喂1次;20日龄后,每隔4小时喂1次;30 日龄后,每隔6小时喂1次。10日龄后每天的饲喂量,以每次给料后20分钟内吃完为准。

  3。放水

  将雏野鸭赶入水中游泳、洗浴和饮水,称为“放水”。

  雏野鸭的放水训练可于3—4日龄开端,选择晴朗气象开端。第1次让雏野鸭下水时,育雏室外运动场的水池水深约10厘米,加之池底有坡度,实际上是将雏野鸭赶下水去走动5—10分钟,只有个别会游泳。随后赶回运动场,在岸上晒太阳和梳理羽绒毛,毛干后将雏野鸭放回室内保温。第1天进行2次放水训练,第2天 3次或4次放水,第3天起增长每次放水训练的时间,可超越10分钟,并增长水深到20厘米。随日龄增长,在气象较好时,要增长放水次数和时间,并过渡到自由下水。至此,雏野鸭会很快适应戏水运动,生长发育加速。

  放水训练中要留意;第一,发现雏野鸭绒羽被水浸湿透的,要及时从水中提出,放在暖和处保温使绒羽全干,避免淹死或受寒而死;第二,要循序渐进,从小开端,切不可希冀雏野鸭长大后再进行。

  4。留意清洁卫生

  雏野鸭很怕舍内垫料潮湿和冷凉。要常常清理鸭粪和垫料,通入新鲜空气,维持鸭舍整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