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然仍是接班,但我已晓得提早做经验总结,尽管最终成效尚不可知。
第一,少说话多做事。学生对中途换班主任有抵触心理,会用怀疑的眼光看接班的老师,尤其是学生还比较信任原来的班主任的情况下,难度更大,他们会担心新的班主任能否带领他们走向成功,能否给他们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要说的,只是言简意赅的表达你能带好他们的信心以及希望他们合作支持的期待,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你自己的行动,通过你办的实事,减少他们的担心,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那么应办的实事包括哪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方面,首先是集合班干的力量制定适合该班的班规。规矩的制定是我以后管理的尺度和衡量学生的标准,通过规则告诉学生我是有原则、有底线的,虽然我平易近人,但我不是“软弱”,也不是简单的“好好先生”,以此树立我最初的管理形象。其次,亲自维持午休、自习的纪律。学生衡量一个老师有没威严多数是通过老师不在场时同学是否仍能按老师要求的去做,由于休息和其它工作原因,午休和自习则是有可能出现的空白地带。因此,在最初亲自维持午休和自习课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所谓习惯成自然。最后,与成绩处在班级中间位置的同学******。成绩较好的同学,自觉性也较强,他们多数会认为学得好坏,最关键在于自己,因此他们通常也不会对班主任“吹毛求疵”。成绩处于最底层的同学,通常日常行为规范也较差,他们都明白任何一个班主任都不会“放过他”,所以他们会静观其变,暂不露头角。而中间位置的学生对班主任的期望是最高的,他们希望借班主任的力拉自己一把,所以刚接班时要稳定的人心一定就是这部分学生。通过和这部分学生******透露自己管理的想法,让他们明白“给我一个过程,还你一个未来”。
第二,亲力亲为不等于保姆式管理。习惯上我们的理解是事事自己动手、事事加入就像是保姆一样,这样的工作是暗无天日的,但是,经过前面的实践,经过和学生的沟通了解,我认识到,亲力亲为,在学生看来是融为一体,是师生平等。有一位学生曾经跟我说过,他说以前他们班的卫生打扫得很干净,但他们的心理却很难过,因为每次班主任都是在旁边指指点点,却一次也没动手给他们做示范。所以我想,其实学生并不是就要求你天天和他们一起扫地,但在需要我们动手的时候,我们就该亲力亲为,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以上是我对接班工作的不成熟的看法,敬请同行批评指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精品模板

更多

浙ICP备2022030184号-1    Copyright © 2021 https://www.glzy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立即下载原创商用设计作品
QQ登陆 微信登陆